文章正文
《孟子》七篇解读 | 梁惠王篇(2.2)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1-11 15:56:16    文字:【】【】【

【原文】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囿是园林,园林一般是用来打猎的。听说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有这么大吗?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传”是流传下来的古书的统称。 根据古书上的记载,文王的园林确实方圆七十里。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齐宣王说:“竟然有这么大吗?”孟子说:“人民还觉得这小呢。”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齐宣王就说,我的园林只有方圆四十里,百姓还觉得它大,为什么呢?对于齐宣王的疑惑,孟子这样解释: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 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文王的园林是方圆七十里,但老百姓都可以进到这个园林里边去割草砍柴(荛是一种柴草,刍荛就是割草打柴)、打猎捕鸟。 这个园子是文王与百姓共同享用的,这叫“与民同之”。所以百姓认为这园子很小,那不是很合理的吗?
 
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然后下面说,我最初到达齐的边境,首先就问齐国最重要的禁令是什么,然后我才敢进入这个国家。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 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听说齐国国都的郊外,有一个方圆四十里的园林,但是如果有人进去杀了里面的麋鹿,这个罪过就相当于杀人。这样看来, 这方圆四十里就像是一个陷阱。方圆四十里的陷阱,那当然就很大了,老百姓认为它很大,那不也是很合理的吗?
 
 
这个故事跟我们前面所看到的一些故事应该意思是一致的。 1.2里边也讲到囿的问题,引《诗经》“王在灵囿”讲文王与民偕乐的状况。齐宣王这次主动问到了文王之囿,所以孟子就按照他一贯的思想,还是用这个与民共享、与民同乐的思想来解释。
 
如果将在园林里享有的这种快乐称为“囿乐”,那么,用孟子的话来讲,文王的囿乐就是“与民同之”,和人民一起来享乐。所以他认为老百姓拥护文王,不仅不指责文王建立这样的园林,还认为这园林太小,都是很自然的。
 
解读专家

陈来,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朱子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儒学大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院长等。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2015年曾在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担任主讲人。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卷外,还有《孔夫子与现代世界》、《仁学本体论》、《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多部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曾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奖、思勉原创奖、孔子文化奖等多种奖项。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