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孟子》七篇解读 | 梁惠王篇(2.10)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1-23 15:48:51    文字:【】【】【

【原文】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齐国伐燕取得胜利后,齐宣王就请教孟子有的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取,就是吞并的意思。也有人劝我吞并燕国。因为战争结束之后,就有一个战胜国怎么处理战败国的问题。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然后齐宣王就讲他自己的想法,说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讨伐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五十天就拿下了。这个如果仅仅靠人力,恐怕是做不到的。如果不是人力造成了这样的结果,那一定就是天意了。因此,如果不取,恐怕会有 “天殃”,就是天要给你降下灾祸。还是取了吧,你看怎么样?

这是齐宣王的意思,他显然是想“取之”。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孟子的回答是这样:“取之而燕民悦”,如果你吞并了燕国,燕国的老百姓都很高兴,那就取之。周武王就是这样。武王伐殷就是取代了殷商的统治。“取之而燕民不悦”,如果你想吞并它,可是燕国的老百姓都不高兴,则勿取。周文王便是这样。文王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时候,他仍然服事商纣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然后孟子就解释,一个大国攻打另一个大国,为什么会“五旬而举之”。他说你看战场的情况,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人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箪是一种竹筐,壶是一种瓦壶、陶壶。老百姓用竹筐装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 大王的军队,那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呢?只是“避水火”,要逃避这种水深火热的生活。如果取之的结果是水益深、火益热,老百姓得到的是更加水深火热的生活,那燕国的老百姓“亦运而已矣”,“运”就是躲避而转移,他们就要转到其他的地方去了。

这一章就齐国伐燕的事,齐宣王与孟子都发表了看法。关于“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到底怎么解释,齐宣王是诉诸天意,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但是孟子采取了相反的立场,孟子是诉诸民意。孟子说:“岂有他哉?”其中就包括了对齐宣王天意说的否定。哪有什么天意呀,就是老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过不下去了。人民的意愿就是要逃避这种水深火热的虐政。

应该说,齐宣王这种诉诸天意的解释,在当时还是一个普遍的情况。战国时代的很多故事里边,很多人,包括帝王、智者,都用天意来解释战争的胜负。《国语•越语》里就有这样的话:“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天予,就是上天给予。天给予你,你如果不取,那就要受到灾祸。所以,对齐宣王来讲,取或者不取,就是天给你的你到底要还是不要。某种程度上,这种思维方式也反映了当时人们信仰的一种状态,就是将一些大事都归结为天意。

我们知道,孟子其实并没有完全否定天这个概念,但是在取与不取的问题上,他的立场是非常鲜明的,他完全摒弃这种天予的思想,认为取还是不取一定要根据民意。就是说,胜负的结果不是天意,也不是军力的差异造成的,而是老百姓的心愿造成的。 再看历史上齐国对燕国的这场战争,士兵根本不愿参加战斗,城门都打开,这就表示了人民对战争的态度。所以,孟子的讲法,确实也是有根据的。

解读专家


陈来,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朱子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儒学大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院长等。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2015年曾在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担任主讲人。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卷外,还有《孔夫子与现代世界》、《仁学本体论》、《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多部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曾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奖、思勉原创奖、孔子文化奖等多种奖项。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