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孟子》七篇解读 | 公孙丑篇(3.1)(一)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2-01 09:37:11    文字:【】【】【

前言

为了更好地理解《公孙丑》篇里面的一些文化背景,我们在讲《公孙丑》篇之前,先来讲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简析一下朱熹《四书集注》中《孟子序说》里面的几段话。

朱熹撰《四书集注》,于《孟子集注》前,专录一篇《孟子序说》。但该《序说》与众不同,他不讲自己对孟子的评说,只是引用几位大儒先贤的话。现选录其中几段,借以加深对孟子地位、贡献与思想内涵的理解。

其一,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这里引用的是韩愈《原道》中的一段话。阐述的是儒家之道的传承谱系。韩愈对“道”的解释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即仁义道德之道。这既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内涵。韩愈讲道统是从尧开始。尧把道传到舜,舜传到夏禹,夏禹传到商汤,商汤传到周文王、武王、周公。文、武、周公传到孔子,孔子传到孟子。孟子死后,道统传承中断。这是唐代大儒、大文学家韩愈的道统论。在韩愈看来,中华民族核心道德理念的传承,孟子是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直到孔子这些先王、先圣的地位和贡献是同样高的,孟轲死后就不得其传了,所谓:前有古人,后无来者。当然,在韩愈看来,他是千余年后直接上承孟子的传承者。朱熹自己的看法没有讲,实际上,宋儒推尊孟子,阐扬孟学,程朱理学贡献尤为卓著。朱熹在这儿没有写他自己的看法,意在通过韩子之言,突出孟子地位,是不写之写,不著一字,尽得其要。我们通过学习这段话,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孟子地位的理解,有利于深入、准确理解《公孙丑》篇所涉孟子思想的内涵。

其二,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这是韩愈在纵论孟子历史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孟子和孔子的关系,强调孟子在儒学传承中的地位之论。孟子为什么称为亚圣?我们从这里会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就是说:孔子之道,博大精深。他的数千弟子乃至七十二圣贤,都不能全面地学习、认识和完全领会、贯通孔子学说的思想精髓。他们向孔子学习,所得到的是近于孔子之道,与孔子思想相通、相近的学说,但都学焉不精,难得真传。孔子死后,弟子都各奔东西,散居各诸侯之国,然后以他们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传播给他们各自的弟子。从弟子再到弟子的弟子,这么传播下来,源远而流长,越来越分散,对孔子学说精神实质的理解也越来越零散,而不得要领了。

唯有孟子以孔子之孙子思为师,而子思之学又出于曾子。因而,自孔子去世以后,唯有孟子能够真正理解孔子思想的主旨,传承了孔子思想的真髓。换言之,孔子死后,传播孔子学说者众多,唯有孟子为其真传。因此,后人要真正探求孔子思想的本质与精华,必须先从学习孟子学说开始;学孔子之道,先学孟子之道。

在这里,韩愈将孟子与直接授业于孔子的弟子们相比较,来凸显孟子传承孔子之道、发展儒学的独特贡献。由此,我们会进一步明白后世称原始儒学为“孔孟之道”,称孟子为“亚圣”的历史缘由;也能够明白我们今天重点学习《孟子》七篇意义之所在,从孔、孟思想的结合上,更准确把握《公孙丑》乃至全篇各章对孟子思想的阐发。

其三,又曰:“……夫杨墨行,正道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

这段话,语虽简约,内涵颇丰。一是,在战国诸子百家蜂起之时,儒学遭遇危机,进入低潮。《史记·儒林列传》:“天下并争于战国,儒学既黜焉”;《文心雕龙·时序》描述:“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飙骇”都是说的这种情况。二是,与儒家学说被废置相反,当时道家的杨朱学派和墨家学派,学说风行,盛极一时。在《孟子·滕文公下》中有“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即极言杨朱和墨子学说之盛。三是,孟子洞见到儒学的险恶处境,奋起捍卫、弘扬儒学。孟子曾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如果不把杨、墨学说的声势打下去,孔子之道就不会发扬光大。孟子高扬儒学大旗,勇敢担负起捍卫、传承、复兴儒学的重任。四是,孟子弘扬儒学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正如上文所言:他虽是圣贤,却得不到当权者的重用,没有高的地位可以借助,所以只能用辩论的方式去宣传而无法真正实施。这虽然切合孔子学说主旨精神,却对社会难有补益。五是,肯定孟子历史地位之高。当今的人们能了解、传承孔子的学说,去崇尚仁义,高扬王道,批判霸道,这都有赖于孟子的学说。

其四,学习《孟子序说》所引程颐的三段话:

程子又曰:“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伟”。

又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又曰:“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如果说,韩愈的三段话是从孟子其人在中华传统、儒学发展和时代贡献上论其地位“功不在禹下”的话;那么,程颐的三段话则是从孟子思想之传承、创新、突破上论述其功甚伟。

综合分析三段来看,先概括论定:说孟子对儒家学派即“圣门”的贡献是无与伦比、难以用语言说尽的。再以画龙点睛之语,分三个方面简括。

一是,孟子对孔子思想核心仁、志的创新发展。将孔子之仁学发展为仁义之学;将“仁者,爱人”的心性之学发展到“义者,路也”的实践理性之学,其中包括孟子极力推行的仁政学说,仁、义相融,修身与齐家、治国统一,其创新发展,确实难以用几句话就能表述出来。孔子重志,认为人之有志,和三军有帅并重。孟子则将“志”创新出志为“气之帅”,“持其志勿暴其气”,要“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个系统的养气理论出来。仅此二字,说其功甚伟,实不为过。学了《公孙丑》篇,即对其创新有更深入理解。

二是说孟子创性善论,是“有大功于世”。为什么?这固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论析,但最基本的理解是:孟子言性善,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你能够保住你这个与生俱来的善性,你就可以是圣贤,你也可以做圣人。这是对孔子之道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和提升。人皆可以为圣贤,这就把孔子的学说,将仁义礼智信的核心理念和伦理道德准则,推展为每一个人的行为指南,激活每一个人的向善修为。毛主席的诗词中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当向善的春风吹遍,普天之下,人人都具有尧舜之德了。这对整个社会,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影响至深至远,说有大功于世,实得其所。

三是,点出了孟子的性善论、养气说,是在理论体系上对前代圣贤的创新。这个前圣,既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也指孔子及其弟子和子思等前代圣贤。就程颐所论而言,这既是点睛之笔,也是对上面两条的总结。

韩愈、程颐对孟子和孟子思想的评说,对我们理解孟子思想和《孟子》一书的内涵,尤其是《公孙丑》篇丰富内容的落地理解,帮助极大。随着对该篇各章的解读,我们会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点。

二、孟子与齐国的关系。

《公孙丑》篇,包括前面我们学《梁惠王篇》,都牵扯到孟子跟齐宣王的对话。而在整个《孟子》七篇里面,该篇是记载孟子在齐国活动最多、和齐人对话最多的。而孟子一生的活动中,特别是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国也是他寄望最大,着力最多的国家。在这里讲一下齐国的历史文化,主要是讲跟孟子有关系的齐国史实,对我们理解《公孙丑》篇的背景,会有较大帮助。

第一点,齐为春秋霸业大国。齐国在春秋时期,基本上是一个独霸东方的强国、大国、霸业之国。历史上有“春秋五霸”之说,即: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号称五霸。孟子说:“五霸,桓公为盛”。齐桓公既是首霸,是第一个霸主;也是最强的霸主,孔子曾称赞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业绩;齐桓公又是称霸时间最长的霸主,曾称霸四十三年,将近半个世纪。还可以说,齐桓公是春秋史上影响最大的霸主。当时的霸业形式主要是会盟诸侯,“尊王攘夷”。根据《左传》记载,齐桓公会盟诸侯,主要的就有二十多次。所以从齐桓公称霸开始,就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大国地位。其实齐国还不仅仅是齐桓称霸,在齐桓之前就已经有“庄、僖小霸”;桓公之后百年,到了春秋后期,又有景公复霸。齐景公做国君半个多世纪,在这五十多年当中,齐国又复兴了齐桓公的霸业。而在桓公和景公之间,齐国的有为君主也是小霸。齐国在春秋时期,可说霸业连称,所以说它是霸业大国。

第二点,管仲、晏婴为辅霸名相。《史记》中,特将二人合为《管晏列传》。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典范。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四十多年。管仲死后两年,齐桓公去世,五子争位,爆发内乱,霸业就结束了。孔子评价齐桓公霸业时,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就是说,所谓齐桓称霸,实得管仲之力,无管仲则无齐桓霸业之辉煌,所以管仲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齐景公执政五十余年,晏婴始终是宰相。景公复霸也可以说是晏婴之力。所以这两个人,在齐国人看来,是最值得骄傲的两大名相。事实上管、晏不但是齐人的骄傲和榜样,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将二人合传为《管晏列传》,是备受后代中国人推崇的名相典范。从业绩看,齐桓公是个有为的君主,管仲辅佐他成就了一番霸业;齐景公是个追求享乐、比较昏庸的一个君主,但因为有晏婴的匡正和辅佐,也复兴了霸业,名显诸侯。管、晏在春秋齐国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君主,成就了同样显赫的功业,并得到孔子的高度赞扬。管仲在《论语》里面出现了四次,三次是孔子赞扬管仲的;孔子在《论语.公冶长》里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在《孔子家语》中,孔子也说:“晏子于君为忠臣,而行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这样的两个人物,既是中国名相的典范,当然也是齐人的骄傲。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理解《孟子·公孙丑》中对于管、晏功业的论辩,就会更深入一些了。

第三点,孟子时代为战国之齐的盛世。在春秋、战国之交,齐国经历了易姓而王的巨变。田氏本是陈国宗室,因内乱于齐桓称霸时期逃到齐国。因受封于田邑,也称田氏。春秋后期,田氏利用姜齐政权的逐步衰败和分崩离析,苦心经营一百余年,终于夺取政权。田氏靠励精图治夺权,也靠励精图治振兴齐国,复兴霸业,并志在统一天下。孟子生活的时代,正当齐威王(在位三十六年)、齐宣王(在位十九年)和齐湣王(在位十八年)当政的七十余年间。这个时期,齐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达到了鼎盛。与秦、楚鼎立争雄,是最有能力统一中国的大国之一。所以,孟子见齐宣王,毫不隐讳地说出了宣王的“大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可见以当时国力看,齐国雄心勃勃,统一天下,是连秦、楚大国也不在话下的。

第四点,孟子与齐国的关系。《孟子》七篇里面,诸多精彩的篇章,孟子主要政治理想、抱负的阐发,是跟齐宣王、齐人的对话。孟子对齐国最重视,齐国也是他在周游列国中,待时间最长的国家。孟子想实践自己的仁政主张,实现“保民而王”、统一天下的抱负,他最寄予厚望的是也齐国。厘清孟子与齐国的关系,是理解孟子生平、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是,孟子何时到齐国?共有几次到齐?待了多久?因为历史记载比较简略,学术界向有争议。许多学者说孟子两次到齐国,这个问题值得认真考究。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中,考定孟子在齐威王二十四年以前曾游齐,齐威王三十三年以后离开,该文引证资料丰富,结论可信。这应是孟子第一次游齐。孟子在齐国的活动主要在齐宣王时期,这在《孟子》一书中一目了然。杨伯骏《孟子译注》等认为齐宣王二年,孟子就到了齐国。诸多学者都有论证。但根据《孟子·公孙丑》篇的记载:“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说明他曾奉母在齐,母丧后,归葬于鲁,又返回了齐国。说明仅在宣王之世,孟子就至少两次到齐国。如果将孟子在威、宣时期三次到齐国的时间总合计算,至少在二十年以上。孟子周游列国二十年余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齐国。这与《孟子》书中记载他的活动情况以及对齐之国情与历史文化的深入熟知是非常吻合的。齐宣王时期也是稷下学宫最兴盛的时期,根据近些年学者的研究,孟子应该是稷下学宫极盛时期的领袖人物。

孟子在齐国得到很高的礼遇,先为宾师,后封为卿,地位很高。但他的以仁政为核心的王道主张却得不到齐王的重用和实施,他的政治抱负在齐国无法实现,最后,只好无奈地离开了齐国。这一些情景,在我们接下来要解读的《公孙丑》篇中,都会得到更具体的了解。

本篇之所以叫《公孙丑》,因为本章开篇即是公孙丑之问。公孙丑是孟子的弟子,齐国人。这个人实际上是个有抱负、有才能的人,自然很崇拜管仲、晏婴。本篇就是围绕孟子与公孙丑师徒二人的问答、辩论展开的。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内涵,现将全章分四段依次解读。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