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孟子》七篇解读 | 公孙丑篇(3.8)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2-20 10:27:55    文字:【】【】【

【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子路,作为孔子的大弟子,是一个德行很高的人。其表现之一,就是闻过则喜,极受后人赞许。所以,孟子说:子路这个人,要是有人告诉他,你有错误了,他就非常高兴。因而朱熹曾评价说:子路“喜其得闻而改之,其勇于自修如此”。宋代周敦颐则称赞说: “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而程颐则认为:子路的闻过则喜“亦可谓百世之师矣”。而禹不等有过,只要听到好的治国意见和建议,就会屈己下拜,给人家行礼。这实际上是广开言路,受天下之善。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大舜,又有伟大于子路和禹的地方;他有善事,就和天下人共同分享,和其他的人一起行善。自己不能尽善时,就舍掉自己的缺点去服从别人的优点;高高兴兴地吸取天下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大舜从在历山耕田种地,到在黄河岸边烧窑制陶,再到在雷泽打鱼为生,以至于做了帝王,没有一个优点不是从别人那里吸取学来的。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成就自己的善行,看到别人的缺点,就以自己的善行来帮助别人,这就是跟其他人一起来行善了。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所以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协同他人一道去行善。首先是你自己做得好,再带动其他人一起去行善,那天下就都行善了,那这个国家不就成了一个文明之国吗?

 

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是讲圣贤乐善。这些圣贤很喜欢,很高兴去行善。这个行善又以三个代表人物分三个层次。

一是子路。子路是闻过则喜,闻过必改,勇于自我修养。作为一个人来讲,子路可做百世之师。这是第一个层次。

二是禹。禹是闻善则拜。作为天子,听到好的善言善行就去给人家行礼,不等有过则改,而是见善而敬,见善而行,广纳天下之善言善行来治国。这是第二个层次。

三是大舜。大舜不但自己行善,还善与人同。与人为善,跟大家一起去行善,这样的话,就能使天下之人都来行善了。

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是自己做,闻过则喜,做好事;第二个是善于吸取天下人的善去为天下做善事;大舜是最高层次,就是跟他人一起行善。这样的话,天下就都行善了。朱熹认为: “此章言圣贤乐善之诚,初无彼此之间。故其在人者有以裕于己,在己者有以及于人。”而最后达到“能使天下之人皆劝于为善”,这是一个最好的总结。

解读专家

 

王志民,山东省政协第九、十届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院长。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十一次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特等奖两次、一等奖两次、二等奖四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十佳】理论工作者。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