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孟子》七篇解读 | 公孙丑篇(4.12)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3-19 21:04:26    文字:【】【】【

前言

本章与4·11的结构相似。可分上、下两段。上段:写齐人尹士对孟子离齐的评说;下段:写孟子针对尹士之语的解说。

 

【原文】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孟子·公孙丑下》

 

上段讲孟子离开了齐国都,有个齐人叫尹士就对着其他人讲:“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意思是:孟子在齐国待了这么长时间,他不了解齐王根本不是像商汤、周武王那样的人,说明孟子是不明智、不聪明的。

“识其不可,然且至”,他明明知道是行不通,但是还要来,“则是干泽也。”泽:指金钱、俸禄;干:求。这就是说:明明知道不行还要来,就是为了来拿个高待遇。“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不遇:不合,不融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见齐王,相处不融洽,没有得到理解、重用,那就赶快走吧。却“三宿而后出昼”,走了三天,住了三个晚上,才到昼这个地方。言外之意:三十里路走了三天,你到底是走还是不走呢?说你不走,你还离开了国都;说你走吧,磨磨蹭蹭。“是何濡滞也”,濡:是水停留、不向前流动的样子;滞,也是迟缓不流的样子。说:为什么这么迟缓呀?“士则兹不悦”,我对孟子这样做,是很不以为然。“高子以告”,高子,孟子的弟子。把上面的话告诉了孟子。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下段:这一长段话是孟子的话。孟子说:“夫尹士恶知予哉?”尹士这个人他怎么能理解我呢?“千里来见王,是予所欲也;”我不远千里来见王,我是抱着希望而来的。“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来到以后,没有实现这个理想,谈得不融洽,因此我离开了,难道这是我所希望的吗?“予不得已也。”我是不得不离开的。“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说:我走了三天,过了三夜才来到昼这个地方。在我的心里,还是认为太快了。“王庶几改之。”庶几,当“也许”讲,是一个推测词。这个推测里头也表示出一种希望的意思。就是说:齐王也许能够变了他的主张。这里面主要的还是王的主张出问题。“王如改诸,”如果王改变了他的主张,“则必反予。”那么就一定请我返回去。出了昼这个地方“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浩然,就是大水奔流一去不返的样子。可是我一直在这里等了三天,王也没有来追我。到了这种情况下,我才下定决心,一去不回头了。到这里,就解释了尹士的质疑和不满的话。

“予虽然,岂舍王哉?”我即使到了这种情况,难道我愿意舍弃离开齐王吗?孟子一再表示什么?我不愿意离开他,我愿意在这里。但是前提是什么?你得接受我的仁政主张。你不接受,我在这里干什么?孟子这个人的品质之高洁,就表现在对自己理想、主张矢志不渝的坚持上。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他不是像一般的人一样,要那种面子,要那种自尊心。而是为了实现理想,大丈夫能伸也能屈。所以后人说:大丈夫能伸也能屈,这个话也是从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来的。为了能最后挽救自己理想的落空,他三天才走二三十里路。叫别人讥笑他。但是这是大智慧。说“王由足用为善”,由:还是;说齐王还是足以能够行善政的。足用为善,就是足以来行善,也就是行仁政的。清代吕留良《四书讲义》引杨氏曰:“齐王天资朴实,如好勇、好货、好色、好世俗之乐,皆以直告而不隐于孟子,故足以为善。”可见,孟子与齐王交往,深知他的脾性,所以始终怀抱希望,因而他对齐王不到最后时刻是不放弃努力的。你看一下孟子的精神。为什么?我们通过全面学习《梁惠王》篇,通过学上一篇,我们知道,在这些列国当中,如果说万乘之国来行仁政,他就一定能统一天下。你说小国也能行仁政。但是在那样一种列国纷争当中,你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你想统一天下就很难了。孟子志在天下,只有统一了天下才能让天下的老百姓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所以他是很希望,反反复复做工作,总是希望齐王能接受他的意见,来实行仁政。“王如用予”,齐王如果是能够任用我,“则岂徒齐民安”,岂:难道;徒:仅仅。那就不是仅仅齐国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天下之民举安”。举:都。那天下的老百姓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齐王听我的主张就能统一天下,那就不仅仅是现在齐国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天下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孟子这种高贵精神,就表现在他始终胸怀天下,为所有老百姓着想。“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你看孟子的内心是多么伟大,又多么曲折。说齐王也许能改变了吧?我是天天盼望着。“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我难道就像这些小里小气的男人那样子吗?小丈夫:是指的那些小气,即心胸狭窄,思考问题仅仅围着自己私利转的人。小丈夫怎么着呢?是“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如果对于国君进谏而不接受,就大发脾气;“悻悻然见于其面”。内心的不高兴都表现在脸上。悻悻然,就是气量狭小,生气的表情都表露在脸面上的意思。儒家讲君子之风,真正的君子,大丈夫,那是不动声色,喜怒哀乐那是不能表露在脸上的。说我不能和那些气量狭小的人一样。见了你就满脸的不高兴的样子。“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穷日,就是一天从早到晚;说:(还是指小丈夫)一旦离开,就走上一整天,弄得筋疲力尽,然后再住下。我难道要像这些心胸狭窄的小男人一样,去赌气那样做吗?孟子表示的是:我走,是我要达到唤醒齐王的目的,我不是意气用事。我怎么能和那些气量狭小的人一样去赌气行事呢?“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尹士听了孟子的一番话以后说:我的确是个小人。

 

我们从本章可以做这样一些史实的推理考定:第一个史实就是:细致了皆孟子离开齐国之时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孟子去齐三日宿于昼,曾经遭到一些人的嘲讽。像我们一般世俗之人也会嘲讽。人家不欢迎,我们就走。人家留你,你不住,你走,又三日宿于昼。所以遭到一些人的嘲讽。在这些世俗之人看来,嘲讽什么呢?第一个是不明智:你看,齐王不是汤、武那样的圣君,知其不可,那还要去。这就是不明智;第二个是为捞钱:你为什么千里而来?就是为了来求俸禄,以此嘲讽孟子,不理解他。第三个是不自尊。齐王不欢迎你,就赶快一走了之吧!却迟迟不愿意离开。这就是一般的人不能理解的行为。所以曾遭到一些人的嘲讽。这是一个史实。

第二个史实就是深入洞悉了孟子的精神世界。孟子在这里剖白自己的内心。我们从孟子对自己内心的剖白里,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真正的大丈夫的精神世界。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抱着实现理想,千里而来。是一个满怀理想,为实现理想不辞辛苦奔波的人。二是:理想落空,不得已而归。三是:三宿而后出昼,迟迟不愿离开齐国,是对齐王仍然抱有希望,也就是说对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主张,还想做最后一把努力。不到最后时刻不放弃,坚韧不拔,意志坚定,有韧性。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成就事业的人都应该是这样。四是:齐王没有追他,那就浩然有归志,决意离开。五是回去以后仍然梦想着齐王也许能够改变主张,仍然希望齐王接受他的仁政主张,梦想干成一番用王道来统一天下的大事业。

孟子一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受到多少人的嘲讽和不理解,他始终为自己实现理想而不屈不挠地奋斗。而这种理想,是为天下民生来解除苦难。你看这个话,“天下之民举安”,为这样一个理想去努力。我们这一章,孟子通过这样一些行动,通过剖白自己的内心,我们看到,他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有人说孟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是伟大的政治家。孟子那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孟子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为什么?只有孟子才能做到他自己所说的这种大丈夫的品格。我们从孟子在齐国这些具体的行动上,我们看到了这么一个伟大人物的内心世界。

“天下之民举安”一句,是理解孟子精神世界的精言:吕留良《四书讲义》曰:“有仁者之心,有精微之学,有尊王之义,有天命之公,有设施次第之实,有审时度势之宜。不具此识见,写不出子輿功业。”

 

 

解读专家

王志民.jpg

​ 

王志民,山东省政协第九、十届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院长。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十一次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特等奖两次、一等奖两次、二等奖四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十佳】理论工作者。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