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孟子》七篇解读 | 公孙丑篇(4.14)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3-20 12:40:10    文字:【】【】【

【原文】

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离开齐国后,就住在休这个地方。公诉丑问他说:你去做官却不接受俸禄,这合乎古代的一贯道理、规则吗?孟子说:不,在崇这个地方,我有见到齐王的机会,回来后,我就有离开的意思了。为什么?因为他不想改变自己来接受我的主张,不想实行王道,所以我不接受他的俸禄。我们在《梁惠王》篇“齐桓晋文之事”章中,那里面就谈得很细,冲突很严重,他就应该知道了。因而说回来就有离开的意思了。所以,他不接受我的主张,我就有去的这种意志,这个思想我没有改变,始终有这个思想,因此我不接受他这个俸禄。“继而有师命,”师:师旅,即战争。此后齐国又遇到了战争,我不便于借着有战争的时候离开。长期在齐国,这不是我内心的志向。

 

如果从表面上看,这一篇和前一篇,上两篇好像有矛盾。上两篇是不想离开,这一篇说我自从见了齐王,我就想退。久在齐国这不是我的意志。怎么来理解这个矛盾呢?有些学者认为这里面不好解释。深入来理解,我觉得应是这样:“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我见了他之后,知道他是实行霸道,他不实行王道。我就有离开之意。我一直是有这个想法,这个想法始终不变。就是说:你齐王只要不实行王道,我就必然离开。所以他给我俸禄,我不收。但是前面说受十万钟,这里说不受,是指什么?这里有些内情,有时接受了,并非情愿接受的。肯定的讲,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孟子是不要的。前面还有受百镒不要的话,他拒绝接受。所以说我一直想你不接受我的主张,我就走;那我既然有走的这种心愿,所以我不接受俸禄。后来我一看,他那里有战争,我也不便于去提请离开。他不接受我的主张,我长久的在齐国,那这绝对不是我的意志。所以我走了,这不是应该的吗?这段话可以这样来理解。

 

总结和回顾一下《公孙丑》篇。

 

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著《孟子》七篇。说明《孟子》一书,的确经过了精心的编排,从《公孙丑》篇我们能感觉出来。我觉得《公孙丑》的上篇主要是记录他跟别人的论辩。记述论辩,阐发思想,宣传主张,推行学说。下篇:除了天时不如地利章之外,十四篇有十三篇主要是记述行踪,记述他在齐的行踪业迹,记载他与别人的对话和交流。实际上是记载的言行结合,推行主张。如果说他上篇是理论阐发,那下篇则主要是记载行动。

 

上篇是九章,下篇是十四章,一共二十三章。其中,上篇九章和和下篇第一章,有十章,主要是以阐发思想为主的,但也有记活动;下篇十三章以记述跟别人的对话、行动为主,但也有阐发思想。大致上可以这样说。

 

上篇一共是九章,总结一下内容,我觉得总体上讲,可以称为“两辩一做”。“两辨”,第一辨就叫王霸之辨。孟子被称“夫子好辨”,就其辩的内容,有四大辨之说:一是王霸之辨;二是人与非人之辨,即人禽之辨;三是义利之辩;四是夷夏之辨。本篇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夷夏之辨。义利之辨涉及到了,但不是主要来阐发义利之辨的。在《公孙丑》的上篇,王霸之辨和人禽之辨,这都是主要的内容。在王霸之辨里面,充分显示了孟子滔滔雄辩的好辩特色。我们可以简单的来回顾总结一下。3.1,“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以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对比,突出贵王贱霸。3.3,讲“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点出王霸之辨的实质差别,说得很深刻。3.43.5这两章都是讲的王道之术:“仁则荣,不仁则辱”“尊贤使能”。都是讲的王道之术。所以,论述编排是有系统的。3.13.33.43.5。这是王霸之辨。

 

人与非人之辨,即人禽之辨。这是讲的孟子的思想核心人性论的。3.63.73.83.9,这四章都是围绕着人禽之辨来的。3.6是核心,由不忍人之心到四端,四端到四德。而且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就有的,人之初性本善。所以,3.6是重点。3.73.83.9都是扩大人性论的,就是扩大你的善行的一些措施,也叫行仁之术。3.73.83.9都是讲的行仁之术。3.7是说为仁由己。你能不能行仁,借矢人和函人这件事情来做比。说明你能不能做到仁,那都由你自己。择仁处仁,识仁寻仁,还提出了正己而后发。3.8,以子路、禹和大舜为例,是说行仁的三个层次,最后肯定的是大舜的与人为善,即跟大家一起来行仁。3.9,以伯夷和柳下惠为例,说伯夷太狭隘,柳下惠不恭,这里是说行仁之术应该不要偏执,应该按中庸之道才能行仁。我们说,孟子思想,仅仅是从刚学过去的本篇来讲,人禽之辨,人和非人之辨,实际上讲得非常深刻清晰。以3.6为核心,3.73.83.9。这是第二方面内容。

 

第三方面的内容:“一做”,就是孟子讲的的做人之道。3.2既是讲处事为人之道,又是讲修身养性。就是面对着理想和事业,面对着社会的王霸之争,面对着人与非人之别,应该怎么做呢?不动心,这是个核心。所谓的不动心,就是孟子的处事之道。如果“夫子当路于齐”,即面对外来的名利权力以及所谓的功业诱惑,是否动心?所以不动心是个核心。怎么样不动心?养勇。怎么养勇?要有“气”,而志是气之帅也。所以怎么养勇,要有志和气。那么要什么样的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叫浩然之气?做了很多解释。然后讲“知言”。他借了三个人为例来讲养勇,最后他表示赞同曾子之勇—“持其志,无暴其气”。所以这个主线很明晰。

 

为人处事之道第二个方面。什么处事之道?崇孔子,学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传承孔子学说,发扬孔子精神,推行孔子之道。所以我们看《公孙丑》上篇,很复杂,以两辨一做,我试着总结了一下。我想这是上篇。

 

下篇,其中4.1是孟子的战争观,这战争观里面实际上和上边是有一定联系的,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得道。得道是什么?推行仁政,民心所向。这和上篇是一致的。我们在这里说《孟子·公孙丑》下篇的内容总结。下篇除了第一章之外一共是十三章。我们学《孟子·公孙丑》下篇,就不仅仅是以反映孟子思想的著作来读,还应该作为孟子生平历史记录的文章来读。《公孙丑》下篇,我们拿着当两个文章来读。一是思想之作,二是事迹之作。我们讲十三篇,记了一些史实,有些思想的传播在对话当中都说了,所以这个既当理论著作来看,也当史书来看。

 

从这里,我觉得《孟子·公孙丑下》是记述孟子生平的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我们这一篇,也是研究孟子这个人物,他的精神,他的品德,他的性格,他的形象,非常重要的一些篇幅。我刚才已经讲了。你看孟子的性格跃然纸上。他和齐王,和这些人在说话的时候,他那种态度,他那种语气,他那种内心世界,我们从这里就看到了。在下篇里边,我觉得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两大块。

 

第一块,就是在齐国的活动。这个活动大致上又可以分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跟齐王的交往对话和活动。4.24.94.10这四篇是跟齐王的交往对话的活动。第二个方面就是社会考察。劝说地方上的官吏来推行仁政。4.44.5是去平陆,还有与蚳鼃的对话。第三方面是他的对外活动。一个是出使縢国,在4.6;第二是葬母以后返齐,在4.7。第四方面的内容,就是跟齐人和学生议事,回答问题讨论问题,这里面也有4.34.8。这是在齐国的社会活动。这么一些篇章,为我们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孟子孟子在齐国活动的珍贵资料。我们判断孟子和齐国的关系,就是靠这里面一些记载,透过简单的记载来推断出他在齐国做的一些事情。例如:本来是说他不受齐王百镒的记载,那我们就分析说齐王曾经送他钱,但孟子不要。

 

第二块内容,就是围绕着孟子离开齐国之际,记录了他的行动,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离开的理由,别人对他的嘲讽和疑问等等。这方面大致上是五篇:4.10是和齐王的交往,不接受齐王万种赏赐;4.11是说宿于昼与留行者的对话;4.12是跟尹士的对话,这里反映了他的内心,欲留无意,欲去不忍;4.13是希望破灭之后的表达;4.14是居休的内容。

 

总讲:在内容上,《公孙丑》篇真实记录了在齐国的活动和围绕着孟子去齐的一些记载。总体来看,我们会感觉到,章节较多,内容较乱,但认真梳理一下,其实是乱而有序。但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应该说这充分反映了《孟子》之书是经过精心编排的经典著作。从《公孙丑》篇,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也能深切体验出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史料价值。

 

解读专家

王志民.jpg

​王志民,山东省政协第九、十届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院长。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十一次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特等奖两次、一等奖两次、二等奖四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十佳】理论工作者。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