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孟子》七篇解读 | 滕文公篇(6.4)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3-27 13:40:52    文字:【】【】【


 

【原文】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人,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孟子·滕文公下》

 

我们现在讲6·4。它还是谈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涉及如何看待知识分子不劳而获——不工作、白吃饭这种情况。

 

6·4的开头几个字是“彭更问曰”,彭更是孟子的学生。孟子有两个学生的名字叫“更”,一个是彭更,还有一个是滕更(13·43)。彭更问道:“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意思是说:孟老师,您看您后面跟了几十辆车,随行了几百人,从一个国家吃到另一个国家,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呢?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孟子说:假设不符合道义,就是一筐饭,我也不可能接受别人的。“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如果符合道义,舜从尧那里把整个天下都接受下来,也不过分。“子以为泰乎?”你认为我“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过分了吗?你认为我做的,不符合道义吗?

 

“曰:‘否。’”彭更说,我讲的不是这个意思。什么意思呢?“士无事而食,不可也。”这里涉及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士无事而食”,知识分子没有做任何事,可是白白地吃饭,这样行吗?

 

孟子讲的下面这段话,我们要联系5·4“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来看,6·45·4是可以连起来看的。“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孟子说:假设你不互通有无,不把你有的东西跟别人有的东西互相交换,不把你多余的东西跟别人所缺少的东西互相交换,假设你做不到这一点,或者不这样做,农夫就会有吃不完的粮食,妇女就会有穿不完的布料。只有市场交换,农民多余的粮食才能提供给那些需要粮食的人,农民多余的布料才能提供给需要布料的那些人。“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梓匠就是木匠,轮舆就是车工。假设你这样做了,做木匠的,做车工的,都可以从你这里得到饭吃。不论梓匠轮舆、车工木工,还是三百六十行、手工业行,都属于劳力者。

 

但是,孟子马上转向了劳心者。5·4讲到“或劳心,或劳力”。这里说:“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现在有这么一个人:他在家孝顺父母,到外面跟兄弟姐妹的关系很和谐;他坚守先贤圣王之道,而且拿它来培养学生。“而不得食于子”,是说这样一个人却不能从你那里得到饭吃。这是为什么呢?孟子问道:“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你为什么尊敬劳力者,而不尊敬劳心者呢?这里的“为仁义者”跟“劳心者”有一定的区别。劳心者既包括官员,也包括正走在“学而优则仕”“铁肩担道义”之路上的那些士;它包括这两个方面的人物。

 

你为什么看重劳力者、看轻劳心者?这是孟子的提问。彭更怎么回应这个提问呢?“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彭更说:木匠、车工做事,他们的动机就是为了找口饭吃;知识分子研究学问、推行王道,他们的动机难道也是为了找口饭吃吗?这里涉及“志”这个概念,我们要注意到。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孟子说:你为什么要从动机这个角度来谈呢?因为彭更把“志”——也就是动机、目的——这个概念提了出来,孟子认为:“子何以其志为哉?”你为什么要从动机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呢?“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假设这个人对你有功劳,你可以给他吃的,就应当给他吃的。常识就是这么认为的:假设这个人对我是有功劳的,我该给他吃的,就应该给他吃的。孟子其实又转向了一个新的概念。彭更用“志”这个概念来谈问题。孟子说“其有功于子”,是从“功”这个概念来谈问题。“功”就是功劳、功绩、功效、结果。所以,这里变成了动机与结果、目的与功效的问题。

 

建立“功”这个概念后,孟子问彭更:“且子食志乎?食功乎?”你谈论“士无事而食”这个问题,到底是从动机、目的这个角度来谈,还是从结果、功效这个角度来谈呢?孟子把问题又推给了彭更。“曰:‘食志。’”彭更说,我是从动机这个角度来谈。“其志将以求食也”,就是看他的动机到底是为了找口饭吃,还是别的什么。彭更还是坚持从动机的角度看“士无事而食”这个问题。

 

孟子就举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他说:现在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动机也是为了找口饭吃,可他做的是什么事情呢?他把屋顶上好好的瓦,给你全部打碎了。他在本来干干净净的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整个墙壁都弄脏了。你看你好好的一个家,屋顶上的瓦被打破了,干干净净的墙壁被搞得一团糟。这样一个人,他说他也是为了找口饭吃。你碰上这样一个人到你家里来捣乱,而且他还叫你给他饭吃,你会给他饭吃吗?大家扪心自问:我好好一个家,别人不仅不给我搞卫生,反而把我家里搞得一团糟,还名之曰清洁工,你会给他付钟点费吗?

 

“曰:‘否。’”彭更说,那我肯定不会给他饭吃。“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孟子由此得出结论,对彭更说:你讨论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动机、目的,你最后问的还是结果、功效。这就是“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你不是从动机的角度来讨论问题,你还是从功效的角度来讨论问题。

 

这一章最关键的命题是“士无事而食”。知识分子不劳动、白吃饭,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很多人对于知识分子的偏见。他们根本不清楚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发展、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到底有哪些作用,他们只是用很简单的方式来看问题。彭更把“志”与“功”分开来看,认为知识分子的目的、动机也是为了找口饭吃,但他们没有做出任何实际有效的事情。这样的理解行不行?孟子从辩论的、“夫子好辩”(6·9)的角度,提出一个极端的例子,认为彭更只是从动机的角度来谈问题是不够的,还应该从功效的角度来谈问题。所以,这一章确认了知识分子并不是“无事而食”,而是“于此有人焉”,这里有一个人,他“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他是“为仁义者”,他同样能够对社会产生作用。这就是孟子确立的理念。

 

知识分子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最后,我们看看孙中山(18661925)先生举的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孙中山对孟子思想也很有研究。他这里是说:某个人的家里,水管出现问题,自己修不好,就请了师傅来修。师傅很快把它修好了,举手之劳就修好了。问他要多少钱,师傅说我要50.4元。这个人不理解,说:“师傅,您把我的水管修好了,我感谢你。我感到困惑的是,你要么收50元,要么收51元,你为什么收50.4元,4毛钱是什么意思呢?”师傅说:“这50元是我的脑力劳动的价值,这4毛钱是我的体力劳动的价值。假设你认为我给你修水管只是举手之劳的话,好,这4毛钱我不要了;但这50元,我还是要的。”

 

孙中山先生讲的这个故事,表明所谓的“士无事而食”是不成立的。脑力劳动或者劳心者阶层的劳动,不太可能通过太物质化的方式体现出来。它往往是通过比较长远的、甚至比较深刻的社会认同方式体现出来。这50.4元,我们必须记住50元是脑力劳动的价值之所在,4毛钱是体力劳动的价值之所在。50除以0.4,这是多少倍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得到。

 

通过这次对话,孟子批评了知识分子不劳而获、无事而食的观念,确认了知识分子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这一独特价值就表现为:“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知识分子的价值是独特的。

 

解读专家

杨海文.jpg


 

杨海文,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泰山学者。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审,兼任中国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孟子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侧重孟子思想及孟学史研究。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