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孟子》七篇解读 | 滕文公篇(6.5)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3-27 13:56:39    文字:【】【】【

【原文】

万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无罚!’‘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篚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

 

——《孟子·滕文公下》

 

前面四章都跟知识分子有关。6·5这一章又回到政治学的命题,这个命题同样很有意思。

 

6·5的开头是“万章问曰”,万章也是孟子的学生。从《孟子》全书看,万章这里是第一次出现。《孟子》七篇,有两篇以学生的名字命名:第二篇叫作《公孙丑篇》,第五篇叫作《万章篇》。万章第一次出现是在《滕文公下篇》,万章(6·5)与公孙丑(6·7)最先同时出现也是在《滕文公下篇》,这点我们要记住。因为记住这些学生第一次出现在哪里,有可能帮助我们认识《孟子》这本书是怎么编的,是由哪些学生来编的。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公孙丑篇》可能跟公孙丑的关系比较密切,《万章篇》可能跟万章的关系比较密切;或者说,《孟子》的前半部分跟公孙丑比较有关,后半部分跟万章比较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量化的计算,来辨析《孟子》的哪几篇是由哪些学生来编的。

 

万章提的问题是:“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宋国是个小国家,它也想行仁政,但齐国、楚国这两个大国很害怕,想打它,我们该怎么办?小国这个概念在《孟子》中频繁地出现。我们讲《滕文公篇》,知道滕国是个小国,宋国也是个小国,而且在山东南部的地理版图上,滕国、宋国夹在齐国、楚国两个大国之间,这是它们面临的情况。

 

孟子怎么看待一个小国的政治前景,怎么看待一个小国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呢?或者说孟子的小国政治学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孟子用了很翔实的历史事实来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基本构架,我们可以按照汤武革命来理解。汤武革命,按照这个架构,就是我们看一个小国是怎么慢慢往大国崛起、发展的。这一章讲的就是这个基本道理。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孟子说:商汤住在亳那个地方,它旁边有个国家叫作葛。“葛伯放而不祀”,葛伯放荡不羁,经常不进行祭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汤派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祭祀呢?“曰:‘无以供牺牲也。’”他说:我没有牛羊来做祭品。“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就派人送去牛与羊。葛伯那边的人把牛羊吃掉了,还是不祭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汤又派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祭祀?“曰:‘无以供粢盛也。’”就是我没有用于祭祀的谷米。

 

汤这个时候还是一个小国,葛这个国家是它的邻国。汤养牛养羊,种粮种地。葛那个国家很懒惰,而且放荡不羁。它经常拿没有牛羊、没有谷米为理由,不进行祭祀。汤派人给它送来牛羊。至于谷米,汤没有采取送给它的方式,而是采取了:“汤使亳众往为之耕”,汤派了自己国家的人民到葛那个国家去种地;“老弱馈食”,青壮年劳力在那边种地,老弱病残就帮忙送饭。劳动了一天要有人送饭,“老弱馈食”就是老的、小的去给他们送饭。“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葛放荡不羁,很可恶。他竟然带领他的部下,专门抢那些送去给种地的人吃的饭菜酒肉,还说:“如果你不给我,我就把你杀掉!”

 

葛这种行为是很不恰当的,但最关键的一个情节来了:“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刚才说“老弱馈食”,老的、小的送饭。这个时候,有个小孩给种地的人送饭来了,送肉来了。葛把这个小孩杀掉了,把那些饭菜酒肉夺了下来。我们要记住“童子”这个概念。因为在《孟子》中,包括“童子”(6·5)、“赤子”(5·58·12)、“孺子”(3·67·8),都是指年龄小的小孩,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

 

“《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尚书》说葛伯痛恨、仇视那些送饭的人,说的就是这件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这件事后,怎么办?“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商汤开始看到你杀那些年龄大的,还能忍得下来。但是,你现在连一个送饭的小孩子都把他杀掉了,商汤就很愤慨了,所以,“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因为葛把我们这个小孩杀掉了,所以商汤开始了对葛这个国家进行征伐、进行打仗的过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天下人都说:商汤之所以打葛,不是为了占有天下,而是为了帮我们这些小小的老百姓去复仇。讲到这里,我们要记住这个童子。

 

“汤始征,自葛载。”汤征服天下的过程,是从葛这样一个小国家开始的。“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汤打了十一仗,天下无敌。让我们记住“天下无敌”,并假设商朝已经建立起来了。那么,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按照孟子的表达,商朝是怎么得以建立起来的?它跟一个小孩有关!就是葛把那个送饭的小孩杀掉了,汤忍无可忍,从此开始了征讨天下的历程,打了十一次仗,无敌于天下。商朝建立起来了,就是因为那个被杀的小孩!

 

我们再看3·6说性善论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性善论也是根据一个很经典的事实,就是一个小孩在地上爬,爬到井边,马上要掉到井里了。这个时候,你路过井边,你毫不犹豫地、义无反顾地把这个小孩救了起来。孟子由此证明你有恻隐之心,而且,恻隐之心就是仁之端,恻隐之心是人皆有之的。

 

3·6那个小孩,帮孟子建立了性善论,性善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极大的。这里,6·5这个小孩,是商朝之所以建立的契机。所以,这两个小孩,一个是从哲学的层面,帮孟子建立了性善论;另一个是从政治的角度,帮孟子解释了夏、商、周三代为什么是理想当中的王道政治。性善论、王道政治都跟小孩密切相关,这是很有意思、发人深思的。

 

孟子又继续描述汤征伐天下的过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商汤打到东边的时候,西边的人埋怨他;打到南边的时候,北边的人埋怨他。埋怨他什么呢?埋怨他没有先到我这里来消灭那些暴君。你为什么先打东边,不先打我西边呢?你为什么先打南边,不先打我北边呢?“奚为后我”就是为什么商汤的仁义之师这么晚才到我这里来,这么晚才来帮我们消灭那些残暴的君主。“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老百姓盼望商汤的仁义之师来到自己这里,就像大旱了很久,盼望下一场雨一样。这就是老百姓对于商汤的欢迎。

 

而且,老百姓对于商汤的欢迎,还体现为这样的场景:商汤的仁义之师打到任何地方,任何地方都是井然有序。你看:“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现在很多地方,初一、十五都有赶集的。那些赶集的照样赶集,就是“归市者弗止”。你在那边打仗,我们赶集的照样赶集。“芸者不变”,就是我正在田里劳动,你们在打仗,我也没有放下我的锄头,我还是照样在劳动。这是“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一边的情况。另一边的情况是:“诛其君”,商汤的仁义之师已经把当地残暴的国君杀掉了;“吊其民”,然后安慰当地的老百姓;“如时雨降”,对于当地饱受暴政的老百姓来说,汤武的仁义之师就像下了一场及时雨。所以,“民大悦”,老百姓都特别高兴。

 

上面这一段讲的是汤。汤开始是一个小国家,它跟另外一个小国家——葛——靠在一块。葛因为杀了他们的一个小孩,汤开始了十一次战争,最后建立了商朝。这就是商汤从小国到大国的发展历程。“汤放桀”“武王伐纣”(3·6)是孟子经常讨论的话题。大家读这一段,要从汤武革命这个视角来理解。

 

前面讲的是汤,下面讲的是武——周武王。“《书》曰:‘徯我后,后来其无罚!’”这里的“徯我后”,就是等待我们的真命天子。暴君统治下的那些老百姓,都希望有真命天子来到他们身边。“后来其无罚”,真命天子来了,我们就会少受苦受难。周武王的时候,商朝还在。夏桀的时代有汤,商纣王的时代有文王、有武王。“徯我后,后来其无罚”表明当时的老百姓对于武王的仁义之师特别期待。

 

下面是讲武王怎么打一个小国家的故事。“有攸不惟臣”,攸是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做尽了坏事,不听话。“东征”,武王开始了东征。“绥厥士女”,武王在东征的过程中,安抚好了那里的男男女女。那里的男男女女怎么表现呢?就是“篚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篚是一种竹篮子。当地的人们用竹篮子装了一些彩色的绸带,或者是把彩色的绸带绑在竹篮子上面,纷纷要求跟周武王见面,把跟周武王见面当作自己一件非常高兴的事,而且心甘情愿地归附伟大的周朝。

 

后面一句话描写了攸这个小国的君子与小人怎么欢迎周武王的仁义之师。这里,君子代表官员,小人代表老百姓。“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攸国的官员把彩色的丝绸放进竹篮里,来迎接周朝的官员。“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箪食壶浆”,就是抬着一篮一篮的饭,提着一壶一壶的酒。攸国的老百姓抬着饭筐、提着酒壶,去迎接周朝的军队。这里讲的是攸国的官员怎么对待周朝的官员,攸国的老百姓怎么对待周朝的军队。“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武王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是为了把老百姓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救出来,是为了杀掉那个残暴的君主。这是讲武王的故事。

 

孟子接着引了《太誓》的一句话,对于汤武革命做了一个比较,对于汤、武的功劳做了一个比较。周朝,因为武王彻底建立起来了。武王东征,是在文王的基础上,把整个周朝建立起来了。周朝同样由一个小国变成了大国。“《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武惟扬”,我们的威武要发扬。刚才我们讲了攸这个小国家。“侵于之疆”,于国也是一个小国家。我们的威武要发扬,一直打到于国的国土上。“则取于残”,杀掉了于国的大暴君。“杀伐用张”通常比较难以解释,我的解释是:正义的力量通过正义的战争得到彰显。“于汤有光”,武王伐纣比汤的功劳还要辉煌。这是《太誓》对于汤、武进行的比较。

 

一个小国是怎么变成大国的?孟子这里讲了汤怎么从打葛这个小国家开始,慢慢建立了强大的商朝;讲了武怎么从打攸这个小国家开始,又打了于这个小国家,然后再慢慢建立了强大的周朝。这都是从小国到大国的发展历程。小国政治学跟大国政治学是密切相关的。孟子通过这一历史回顾,正是为了告诉万章:像宋国这样的小国家,也是可以慢慢变得强大的。

 

孟子说:“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你不行王政,那就算了,那就罢了!假设你行王政,那么,普天之下、天下之人都会抬头仰望你们,希望你们的仁义之师到我们这个国家来,希望汤、武这样的人来做我们的国君。孟子最后的结论是:“齐、楚虽大,何畏焉?”齐国、楚国虽然强大,我们怕它什么呢?

 

对于6·5,大家一定要从小国怎么发展为大国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章也跟《孟子》的其他地方比较有关。比如3·3讲小国变成大国,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你通过力气来打天下,肯定可以建立很大的国家。但是,你通过道德来打天下,这个国家一开始,不一定是很大的。汤开始的时候,只有七十里那么大;文王开始的时候,只有一百里那么大。孟子又讲:“以力服人”,别人不会对你心服;“以德服人”,我的内心才特别高兴,才会真正地服你;所以,“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这里讲的汤武故事,尤其跟2·11密切相关。孟子对于小国政治学与大国政治学的思考,不是一次性出现,而是很多地方都出现过。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注意。小国怎么变成大国?孟子举的例子,就是他心中的典范、典型,就是汤武革命,因为商汤、周朝都是从小国家开始慢慢建立起来的。它们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来,依靠的是仁义的力量。小国变成大国,它的基本动力、基本依据是仁义,这是孟子的理念。但是,还有很多小国家,它们为什么没有变成大国呢?比如,孟子说到的葛——汤的邻国葛,还有攸这个小国家,还有于这个小国家。它们为什么都名不见经传?就是因为它们的国君都是暴君。他们不实行仁政,所以它们后来都没有变成大国家。

 

孟子通过这样的比较,是为了回答万章的提问。万章认为:宋是一个小国家,夹在齐国、楚国两个大国之间,即使想行仁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孟子试图通过汤、武由小国到大国的历史经验,以及历史上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之所以没有变成大国的鲜明对比,以此告诉宋国:你只有行王政,你才能成为大国;即使行霸道的国家再强大,你也不要怕它!

 

我们知道,虽然从《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可以看到(春秋时期)宋国比较清晰的世代传承,但宋国最后还是没有成为大国(战国时期已经无足轻重)。宋国在《滕文公篇》中是一个很典型的隐喻,或者叫作意向。5·1的开篇,滕文公“为世子”,到楚国去,却在宋国见到孟子,这是讲宋。从6·5开始,下面有好几章都跟宋国相关。宋国之所以没有成为强国(或者说它由强变弱),多多少少是因为它不像滕文公那样经常跟孟子讨论,虚心向孟子求教,而且虚心接受孟子的意见,按照孟子讲的去做。至少在《孟子》这本经典中,宋国不是美好意义的象征。读《滕文公篇》,我们要把滕与宋这两个国家,在自己的心里做一个对照。为什么滕文公受到孟子高度的肯定,而宋没有受到孟子高度的肯定?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前面五章大致讲了这么一些内容。6·16·4主要是谈:要不要见诸侯?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怎么处理跟诸侯的关系,是坚持道义,还是唯利是图呢?6·5主要是谈:小国与大国到底是什么关系?一个小国怎么变成大国?它的基本动力是什么?仁义的力量、仁义道德真的能帮一个小国变成大国吗?这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

 

解读专家

 

杨海文.jpg


杨海文,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泰山学者。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审,兼任中国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孟子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侧重孟子思想及孟学史研究。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