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孟子》七篇解读 | 滕文公篇(6.7)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6-05 12:05:00    文字:【】【】【

【原文】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踰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纳,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矙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孟子·滕文公下》

我们再看6·7,孟子又回到政治问题,回到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这一章有一些语言较难理解,我会慢慢解读。

我们多次讲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问题是儒家这个学派相当关心、同时又很困惑的大问题。“学而优则仕”,到底怎么“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文武艺我已经有了,问题是我怎么把它卖给帝王家?这里有个前提:你满腹才华,又想干一番事业,但你没有交往,没有人脉,你怎么办?在孟子那个时代,它具体落实为你见不见诸侯的问题。在孟子看来,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去见诸侯。孟子的话引起了公孙丑的困惑。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公孙丑问孟子:不去见诸侯,有什么道理在?你不主动去见诸侯,有什么道理在?“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孟子回答:古代的时候,我不是你的大臣,我就不会主动去见你;或者说,你来了,我也不会主动见你。

然后,孟子举了两个例子:“段干木踰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纳。”这个“辟”是“逃避”的“避”,这个“纳”是“内部”的“内”。有一天,魏文侯去见段干木。段干木那个时候还没有归附到魏文侯门下,所以爬过围墙跑掉了。段干木不想见魏文侯!泄柳,4·11也出现过。有一次,鲁穆公来看泄柳,泄柳就把自己家的大门紧紧关上了,不让鲁穆公到自己家里来。“闭门而不纳”,就是把大门关上了,不让鲁穆公走进我的家门。

段干木、泄柳这样做,孟子认为“是皆已甚”,做得太过分了。虽然“古者不为臣不见”,但像段干木、泄柳这样做,太过分了。在孟子看来,如果你强烈要求见我,那也是可以的。“迫,斯可以见矣。”要是你强烈要求的话,咱们还是可以见见的。

孟子下面举的这个例子比较经典,因为它与《论语》讲的大致相同。

“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前面讲到“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5·3),阳虎就是这个阳货。阳货长得有点像孔子,就像有子长得有点像孔子。阳货当时是季氏家的大总管,在鲁国的势力很大。阳货想跟孔子见见面,但又害怕去见他,会有失礼节。

到底会失什么礼节呢?后面这句话说:“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这里涉及两个等级:一个是大夫,一个是士。大夫如果想给士送一点东西,送到哪里呢?送到士的家里。有时候士在自己的家里,有时候士不在自己的家里。现在是大夫向士送东西,士不在家里。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大夫就把东西留在士的家里。士回到家里,看到大夫送来了东西,士该怎么办?士一定要“往拜其门”,就是到大夫的家里登门致谢。

阳货所谓的“恶无礼”,其实只是他用了一点心思。他想见孔子,于是先用一个小小的诱饵,就是送一点东西给孔子,让孔子再亲自来见他。阳货利用上面这个礼节,想让孔子上钩。

“阳货矙孔子之亡也”,阳货看到孔子不在家;“而馈孔子蒸豚”,就给孔子送来一只烤熟了的小乳猪。“大夫有赐于士”,阳货是大夫,孔子只是士。阳货已经把一只小乳猪送到了孔子家里,而孔子不在家。孔子回来了,看到阳货给他送的烤乳猪。孔子必须按照当时的礼节,登门拜访阳货。但是,孔子是很聪明的。“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孔子也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登门致谢。阳货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但孔子也没有失礼。

孟子感叹了起来:“古者不为臣不见”,我们不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就说阳货做人做事的方式吧,也太不地道、太小人了。他说:“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那个时候,如果阳货先去见见孔子,先主动去拜访孔子,他怎么可能跟孔子见不到面呢?孔子跟阳货在这次交流当中互相没有见上面,这是《孟子》的表述。所以,孟子感叹说:阳货,假如你放下身段,先去见见孔子,孔子怎么可能不跟你见面呢?

我们再看《论语》的表述。《论语》17·1讲到阳货跟孔子的一次见面: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阳货就送来一只烤乳猪。孔子也趁阳货不在家,去登门致谢。事情往往有一些戏剧性的场面。当孔子从阳货家走出来的时候,刚好在路上碰到阳货。阳货就跟孔子有了一段对话。

阳货对孔子说:“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阳货认为孔子有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是:你满腹的才华、满腹的谋略,可你让你的国家失去了方向,你让你的国家没有振兴起来,难道说你是有仁德吗?你还有第二个缺点:“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你喜欢做事,你喜欢“学而优则仕”,但你屡屡错过时机,你根本就没有得到做事的机会,你这算聪明吗?

阳货批评孔子说:“怀其宝而迷其邦”,“好从事而亟失时”,这两点是你的大缺点,而正事你却没有做到。你现在的年龄也不小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你又能做成什么吗?阳货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这也是我们对于时光的感叹,对于生命短暂的感叹,对于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能干一件有价值的事的感叹。阳货这一感叹,打中了、击中了孔子的内心。孔子说:阳货,你说得好,那我还是当官吧!

《论语》《孟子》讲的这个故事,有什么区别呢?在《孟子》这里,阳货跟孔子是没有见到面的;但在《论语》那里,阳货跟孔子是见了面的。这一区别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应当多加思考。

回到6·7。孟子接下来引的两句话,理解起来,有点费劲。

第一句话是:“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这个“畦”字,杨伯峻(19091992)拼读为xī,意思是灌园、浇水。肩是肩膀,笑是笑起来。我们说做人堂堂正正,肩膀都是十字打开的。但是,“胁肩”与十字打开的肩膀是截然相反的。你把你的肩膀向前收起来,这就是“胁肩”。本来是“巧笑倩兮”(《论语》3·8),笑起来,脸上有两个小酒窝,生机勃勃;而“谄笑”是邪笑,是那种邪恶的笑,不是发自内心的笑。

“胁肩谄笑”,通俗地说,就是点头哈腰、没有骨气。我们的肩膀,在十字打开的时候,是最舒坦的状态;而你经常强迫自己点头哈腰,把自己的肩膀弯起来。笑应当是很自然的,而你强迫自己装出一副笑脸。这样是很辛苦的。伪君子、小人其实都活得很累。你点头哈腰,你做小人、伪君子,你是很累的。累到什么程度呢?“病于夏畦”,就是夏天的太阳很大,我还要到菜地里种菜;点头哈腰,做坏人,做伪君子,那个劳累的程度比烈日炎炎的夏天到菜地里种菜还要辛苦。

我们把曾子说的这句话好好体会一下。做一个正直的人,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利的;做一个点头哈腰的人,对自己的身体是不利的。我们身上为什么要有正气?你有正气,你才能存得住气,你才能以开放、坦荡的心去面对平淡的人生,你才能真正依靠道德、依靠能力去培育自己的浩然之气。所以,这里体现了曾子做人是很正直的。

第二句话是:“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未同而言”,简单来说,就是我与你原本“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15·40),但我装着很愉快的样子,跟你在交谈。这不是伪君子吗?《论语》15·8讲过:“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谓之“失言”。从道义的角度看,我不能跟你说话。现在我违背道德,跟你说话了,这就叫作“失言”。《论语》讲的这句话与子路讲的“未同而言”,意思大致是一样的。

你、我本来“道不同”,可我正在违心地跟你说话。我虽然跟你违心地说话,但我心里还是有愧疚,我的内心是不安的。这种不安,形之于色,就是“观其色赧赧然”,我觉得很羞愧,脸色很羞愧。大家体会一下这种情境。比如,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本来不咋的,但因为某种利益关系,我必须跟你说话;我在跟你说话的同时,心里又很内疚,然后这种内疚跑到我的脸上。你说这是一种什么情形?这是一种很尴尬的情形。

子路是一个很直的人。他说:“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这类情形,“非由之所知也”。子路既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子路说的这句话,历来比较难解。我通过《论语》的“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道不同,不相为谋”来解读“未同而言”,意思就是:你和我本来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但出于某种利益的需要,我现在必须跟你交谈,甚至通过交谈来达成某种交易。在达成交易的过程当中,我心里其实是很内疚的。这种内疚又形之于色,跑到我的脸上,所以我一脸的愧疚。这个弯弯曲曲的过程,不是子路那种直性格的人所能理解的、所能做到的。子路说“非由之所知也”,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引完曾子、子路讲的,说道:“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由曾子所言、子路所言,我们可以知道君子要养成自己的品行,到底应该怎么做。“君子之所养”这句话也有一些难解的地方。联系整个《孟子》文本看,“所养”就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3·2),君子之所养就是养我浩然之气;“所养”就是立志,要有志气,要立节。养浩然之气,又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2)的立德、立节密切相关。曾子反对点头哈腰,子路反对言不由衷,都是要坚持那种浩然之气,坚持那种大丈夫的气概,都是要自己立志。

孟子回答公孙丑问的“不见诸侯何义”,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在跟诸侯的交往过程当中,人们为了迎合诸侯的某些脸色或者某些利益,被迫做了某些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孟子认为:我不主动去见诸侯,表面看是一个“不为臣不见”的问题,事实上是我的心里有我坚定的原则,有我坚定的理念,所以我不去见他。

大家要对“胁肩谄笑”“未同而言”这两句话多加理解。“胁肩谄笑”、点头哈腰很累,“未同而言”、言不由衷同样很累。从身体哲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两句名言,我们就将体会到:做一个正直的人,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我们的心灵健康。做一个正直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人对你如影随形,给你鲜花、掌声,但你的身体、你的心灵是健康的。身体、心灵按照自然规律来展开自己的节律,其实是最好的。

解读专家

杨海文,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泰山学者。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审,兼任中国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孟子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侧重孟子思想及孟学史研究。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