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孟氏宗亲联谊会在亚圣林恢复“二月初二祭祀孟子”传统仪式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5-03-21 16:45:50    文字:【】【】【

岁次乙未,时维仲阳,青龙施雨,万物震蛰。321日,适逢中国传统节日龙抬头节,邾娄故地、亚圣故里的诸位贤达、孟氏后裔等聚集在亚圣林参加“2015乙未年夏历二月初二祭祀孟子大典”传统祭祀活动。虽是首次恢复二月初二祭孟典礼,但吸引周边群众、游客达一万余人,其规模超过历次祭孟活动。出席活动的有市政协副主席、孟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孟淑勤及文化、文物等相关部门和大束镇负责人,该活动由孟氏宗亲联谊会发起,并由孟氏宗亲联谊会和西山头村村委会共同主办。主祭官由西山头村家长府孟广柱担任,陪祭官由孟氏后裔东八户代表担任。

上午十一时许,祭祀大典在一派古韵悠扬的清声雅乐中拉开帷幕。参加祭祀仪式的百余位嘉宾身穿黄褐色祭服、佩戴绶带,表情肃穆、举止庄重,在礼生的引导下缓缓步入神道南端。市政协副主席、孟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孟淑勤宣布祭祀活动正式开始,并对参加祭祀活动的各位嘉宾、各位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

首先进行的仪式是“棚祭”,所谓棚祭即对果味三牲等祭品进行祭拜。在中国传统祭祀活动中,被祭祀的天地、祖先不仅庄严神圣,不容亵渎,连祭品也格外讲究、一尘不染。 “孔子梦先君,食洁而后馈”。祭品作为供奉天地、先人的圣物在天人两端起着无可替代的连接作用,祭品的规格越高、祭祀礼仪越重,越能体现祭拜者对天地神灵、祖辈先人的恭敬之心和敬仰之意。

棚祭仪式礼成之后,开始了“路祭”,参祭人员一字排开,由神道南端缓缓步向亚圣林。阳春二月、风清雨润、古乐悠扬、松柏深深,喧天的鼓乐声和鞭炮声不仅没能搅扰这片清幽山林的宁静,反而更衬托出亚圣林的空谷悠远。所谓“路祭”,更应该称作参祭者的“朝圣之路”。路祭伊始,即开始鸣炮,到参祭者步入到亚圣享殿前止,共鸣84响,代表着孟子寿诞84岁。参祭者在礼生的引导下,在御桥和每个路口都要静立默哀,面向享殿行仰视礼。“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亚圣之学,力难逾之,先祖之德,心向往之。仰视礼不仅是对孟子人格的敬仰,同时也是对自身品性的省悟与寻觅。也许唯有行仰视礼才更能仰视先辈的伟岸,俯察内心的谦卑,才更能明白短短的朝圣之路所蕴含的的无穷奥义。

这次祭祀活动的主体是“殿祭”。来到亚圣享殿前,参祭者轻轻掸土净衣,仰望享殿,此刻真正意义上的祭祀仪式才缓缓开始。《朝天子》的乐曲被《祭曲》所取代,主祭官、陪祭官、乐生、舞生、礼生陆续就位。在礼生的引导下,主祭官和陪祭官先后依此进行了瘗毛血、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饮福受胙、读祝、焚帛等仪式。韶乐四佾,形象的阐释了两千多年前孟子所谓的“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也。”。隆重的祭祀活动之后,由参祭嘉宾和孟氏后裔随意祭拜。

农历二月初二祭孟由仲春时节的“丁祭”仪式演化而来。众所周知,孟子诞辰于四月初二,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普遍采用周历,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因此,按照当今通行的阴历来说,孟子诞辰当为阴历二月初二。而且仲春、仲夏月首个逢丁之日需进行丁祭仪式。如此一来,二月初二诞辰也就和丁祭仪式合二为一,成为祭祀孟子的重要典礼。据悉,二月初二祭孟起自明代起于孟林所在地西山头村,后延续至建国前。本次活动即为该活动停止后的首次恢复,意义不同凡响。同去年冬至恢复冬至祭孟活动一样,二月初二祭孟也将被视为传统民俗活动在亚圣故里邹城的另一次文化回归和儒风寻踪。与其他地区的祭祀活动相比,邹城祭孟活动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既有传统意义上的“丁祭”、“春祭”、“忌日祭”,还有专门为纪念孟母三迁而举办的“腊日祭”,祭祀主体除了公务人员外,更多的还是海内外的孟氏后裔,他们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多个地方以多种形式举行祭祀孟子的活动,如曲阜凫村、菏泽等地区每逢农历四月初二都要在家庙举行祭祀活动。

此次二月初二祭祀活动的恢复更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明清时代传统意义上的“丁祭”仪式的复兴、再现,也有利于推进邹城祭孟仪式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正如邹城市政协副主席、孟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孟淑勤在此次活动中的致辞所言,“此次活动的恢复将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的复兴而永存史册,从联谊孟氏宗亲,凝聚宗亲亲情,助推邹城旅游业发展,提高孟子故里知名度的角度而言,可谓意义深远而重大。”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