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追根寻源之十八:《元和姓纂》与孟氏家谱的比照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6-06-15 08:48:31    文字:【】【】【

 

    《元和姓纂》,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也是目前存世唯一以姓、郡望、房三级结构,贯姓氏、家族以及人物的官修谱牒的专著。原本十卷。作者林宝╋济南人(一作三原人)。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其中孟姓记载如下:

 

 

现抄录:【孟】如下

鲁桓公子庆父之后,号曰孟孙,因以为氏。又卫襄公长子孟挚之后亦曰孟氏。齐有孟轲,字子展(秘籍新书作舆)。秦有孟砧。

平昌安丘县  孟敬子生滕伯,伯生廖,廖生轲,居高密。置平昌郡,因为郡人。汉孟观二十二代孙砧(疑是诜),砧生?,刑部郎中,孙简,常州刺史。观孙珩又居相州。珩十一代孙唐礼部尚书温,子? 晓 暄 ?。?本大令,生遂。晓左补阙。暄生迢,河阴令。?右丞京兆尹,生通 述 逢 迪 逑。逢司农少卿,迪大理少卿。

东海  汉孟卿以学显名

钜鹿  后汉孟敏

武威  后梁孟掉

江夏武昌  吴侍中孟宗晋孟嘉弟陋

宋孟昶封临淮公,弟?,兄弟为仆射。

《元和姓纂》为现存孟氏家谱的修正提供了重要依据。譬如说汉代有孟观,孟观孙孟珩。再与《宋书・孟怀玉传》 “孟怀玉,平昌安丘人也。高祖珩,晋河南尹。祖渊,右光禄大夫。父绰”这段相联系起来看,就足以证明孟怀玉的先系,并不像现存孟氏家谱记载的那样。

家族中父生子、子衍孙,一代传一代,那么家谱就应是血脉传承的真实记录。假如家谱记载有误,或不实,这样的家谱将失去他的价值,同时也将误导家族后人。

元和姓纂》还提到了南北朝时代的孟昶、孟?兄弟二人。东晋年间的孟昶是孟怀玉族兄,说明孟昶与孟怀玉是近支,他们的共同高祖应是孟珩。关于孟昶后裔,在追根溯源之十三:从孟?家世谈起中论述过,这里从略。

关于《元和姓纂》的孟姓记载,包括孟姓人在内的社会专家学者对此早有探讨,其基本结论可概括为:

《元和姓纂》关于孟姓的记载,与现存的《孟氏宗谱》的内容有一定的矛盾。《元和姓纂》关于姓氏的记载,来得真实客观,它与家谱不同。目前现存的家谱中,几乎没有一部家谱可以说明绝对是真实的,有斟酌的地方很多。特别是有些家谱,为了攀附名人为祖先,不惜篡改历史,不管年代、地点、史书记载是否附合,而在家谱中把祖先随便写上名人的名字,这使得这些家谱不十分可信。孟氏家谱也有攀附名人为后代的情况,特别是唐以前孟氏的历史,几乎是把历史上所有的名人都纳入自己的祖先,这显然与历史的事实不符。

年代已经久远,有些历史已经很难澄清了,但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性,我们应该保存好有限的资料,以便后人来进一步搞清这些历史问题。所以,《元和姓纂》中关于孟姓的记载,内容虽不多,但十分重要。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