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名人论家谱】家谱到底多重要?看看习大大他们怎么说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7-08-11 15:22:55    文字:【】【】【

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家谱。中国人从古到今对家谱都尤为重视。

古代名人论家谱

族有谱牒,则人知其所出,知其所出则尊其祖,尊其祖则爱其身,爱其身则修身慎行,自不容以不谨!故非从昭姓氏、叙昭穆、明亲疏、辨异同入手不可也!

             ――北宋?欧阳修(北宋进士,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记实事,谱以序昭穆。昭穆能明,则家派无得混哉。若不修谱,恐后分迁,如侄不识叔,兄不知弟,往往相会,遇若途人。故珍珍斯谱,以永其传。

――南宋?文天祥(状元、宰相,民族英雄)

近代伟人论家谱

中华名族自古以来就是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的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的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教,重视家风。发扬光大中华名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习近平


族谱记述中华民族由宗族团结扩大到民族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利用。

  ――孙中山 


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祖宗都不敬,谈何爱国。

 ――毛泽东


一个爱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爱家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谱、乡情,是懂得国家的开始,只有了解了乡情,懂得了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祖国。

     ――周恩来

 

归属文化范畴的东西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体式格局举行分析、鉴别和批判。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家谱举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取其英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那么家谱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定会对鞭策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繁荣学术文化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邓小平


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

                                                                             ――江泽民


发扬中华文化 振奋人的共同体精神。

――李鹏

 

我在访问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时,曾经在与克林顿总统一起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台湾统一问题,有人指责我是颠倒历史,思维规律杂乱,说台湾起根没有同中国合并过,我想这是数典忘祖。我想起来当明朝郑乐成收复台湾的时候,台湾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当清圣祖康熙派大将军施琅出兵讨伐台湾,恢复台湾的统一,这已经是中学历史()学的了。要是说台湾起根没有跟大陆合并过,那么国民党怎么可能在一九四九年跑到台湾去继续它的中华民国?

 ――朱槠基


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胡锦涛


这堂屋里人两块清白家庭里世代相传四知堂的匾,是杨家的传统匾额,都是杨家老祖宗杨震传下来的。杨震和四知堂的典故,之能得以传为千古佳话,垂馨千祀,就在于杨震为官一世,清白自守,耿介奉公。以是你们可要搞好廉政建设啊。

   ――杨尚昆

 

社会精英论家谱

欲考族制社团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注定的岁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灭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指出)


族谱是承上启下的家庭历史,对家史的注重与关怀,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

                                                                    ――冰心(中国著名女作家)


一个依赖过去的人的共同体是没有前途的,同样一个健忘祖先的人的共同体也是没有但愿的。

                                              ――李政道(今世著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治中国历史而不注重姓氏的研究,是根本不行的。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本文转载家谱国际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鲁ICP备15028438号  孟氏宗亲联谊会